本报讯(通讯员李海博祝缓记者何佳芮)为响应国家中医药振兴发展号召,让学子们近距离感受老药工的匠心精神,推动传统技艺在新时代的活态传承,这个暑期,南京中医药大学药学院“本草匠心,药韵薪传”实践团通过寻访首批全国老药工传承工作室,挖掘其在中药资源开发、炮制工艺创新等领域的独到见解与实践智慧,为中医药传承注入青春活力。
为保障实践顺利开展,团队前期做了精心筹备。他们系统收集了相关资料和政策文献,梳理访谈方向,为每位教授定制专属访谈提纲,还划分不同小组明确职责,并开展多次涵盖多方面内容的培训,120人次参与其中,筑牢了实践根基。
实践过程中,团队从多维度探索中医药传承的奥秘。在德艺师承方面,联合三创训练营围绕“陆兔林全国老药工传承工作室”开展培训,让同学们了解传统工艺精髓及现代科技与中药产业的融合之法。匠心对话环节,实践团对吴啟南、陆兔林、姚毅、刘产明四位教授进行深度专访。国家中药材产业技术体系专家吴啟南教授提出保护濒危药材及新技术服务传承的观点;陆兔林教授建议用动作捕捉技术推动炮制技艺标准化;姚毅教授分享中药鉴定与传承经验;刘产明教授主张以非遗保护技艺并结合前沿技术提升价值。这些专访成果将转化为融媒体产品等助力文化传播。
在基层实践中,学子们在常州市中医院的工作室参观古法炮制,对比现代与传统工艺,领悟传承的知行合一。团队还走进亚邦药业,考察传统与现代科技的融合,深化产学研认知。此外,学子返家乡参与社区服务,整理口述史和验方,完成《老药工手记》,推动中医药文化贴近大众。
通过此次实践,南中医药院学子深刻认识到中医药传承需扎根古籍、紧跟实践。他们表示,将以此次活动为契机,为中医药事业的守正创新贡献青年力量,让中医药在新时代绽放光彩。
原文链接:http://www.jskjb.com:8081/xpaper/appnews/145583/159218/179740-1.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