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日报】 退役大学生士兵携手小学生守护红色记忆

发布者:徐钰君发布时间:2025-08-23浏览次数:86

本报讯(记者 祝东秀) 820日,南京中医药大学药学院与江宁区横溪街道横山村校地(思政美育)功能型党支部联建共创仪式暨《横山村“红领巾小铁军”讲解团夏令营》结营仪式在横山村党群服务中心举行。这场由退役大学生士兵主导、小学生参与、退役军人事务部门支持的活动,让革命老区的红色记忆在代际传承中焕发新活力。

 “站在横山烈士纪念碑前,仿佛又回到了阅兵场——当年我们护卫的是国旗,现在我们守护的是红色记忆。”南京中医药大学药学院辅导员王元既是本次夏令营的项目负责人,也是一名退役大学生士兵。作为土生土长的横溪子弟,他带着6名退役大学生士兵志愿者组成“讲师团”,用7天时间培训了14名本村小学生。

 “我们把军事训练的严谨融入讲解培训,教孩子们站军姿、练发音,更带他们走访亲历抗战的老村民。”志愿者、退役大学生士兵伊力尕尔·阿力木说,“看着孩子们从怯生生不敢开口,到能完整讲述家乡抗战史,就像看到红色种子发了芽。”

  据了解,2021年,多校退役大学生士兵组成“金陵先锋”南京市退役大学生士兵志愿服务队,目前已开展红色教育、山区支教等活动百余场。“军人的纪律性让我们把志愿服务做细做实,比如每天提前两小时备课,逐字打磨讲解词。”伊力尕尔·阿力木说,能将军旅经历转化为育人力量,是最有意义的“二次服役”。

  “大家好,这里是横山新四军第一支队指挥部旧址,1938年,陈毅曾在这里召开动员大会……”结营仪式后,10岁的小讲解员朱锦妍站在横山新四军革命纪念馆内,胸前的红领巾与身后的“新四军臂章”展板相映。她的讲解声虽稚嫩却坚定,引来在场嘉宾阵阵掌声。

“退役大学生士兵是连接军营与校园、城市与乡村的重要纽带。”南京市退役军人服务中心工作人员介绍,近年来南京构建“多校覆盖、属地管理”机制,支持高校组建退役大学生士兵志愿服务队,形成“一校一队伍、一队一品牌”格局。本次横山夏令营,正是“退役军人+青少年”红色教育模式的生动实践。

市退役军人服务中心负责人表示,退役大学生士兵将军人作风融入志愿服务,既帮青少年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也为退役军人参与基层治理开辟了新路径,“接下来我们会推广这种模式,让更多‘迷彩名片’活跃在乡村振兴、文明实践一线。”

原文链接:http://njrb.njdaily.cn/njrb/h5/html5/2025-08/23/content_52_224924.htm







南中医药学院南中医药学院学子南中医药学院研究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