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中医药报】不啻微茫 造炬成阳 ——南京中医药大学药学院学子陈娜娜的“进阶”之路

发布者:徐钰君发布时间:2025-03-17浏览次数:10

陈娜娜在实验室做基础实验

在南京中医药大学的校园里,药学院2021级中药制药班的大四学生陈娜娜凭着满腔热忱和奋斗进取的精神,在中医药求学之路上取得了好成绩。大学期间,她共荣获包括国家奖学金在内的4项国家级荣誉、37项省校级荣誉,综合成绩连续三年专业第一,目前已被推免至南京大学,未来将在天然产物靶标领域继续深耕,继续她的学业之路。

信仰指引,团学工作的“一把好手”

谈及选择学习中药制药的缘由,陈娜娜坚定地用信仰一词作答。赤脚医生又是老党员的爷爷利用中草药救死扶伤,这些故事在她心底播下了传承中医药的种子。在南京中医药大学“仁德、仁术、仁人”育人理念的引导下,她时刻铭记着新时代中医药人的使命与担当。

筑牢理想信念根基,在新时代新征程上留下无悔的奋斗足迹。理想的灯塔一直激励着陈娜娜在团学工作中不断前进。她凭借出色的学业成绩和卓越的工作能力,在同学中极具号召力。作为党员,她不断提升政治素养,以极高的政治觉悟和大局意识,充分发挥着先锋模范作用。担任班级团支书期间,她积极推动团学建设,精心打造“青葙导医”品牌项目,为南中医学生与江苏省中医院、南京市中西医结合医院志愿服务搭建桥梁。身为南京中医药大学青年讲师团成员,她走进班级、深入社区,开展主题宣讲20余次,引领众多青年坚定信念、树立远大理想。担任班级学习委员时,陈娜娜全力推进班级学风建设,主动为同学答疑解惑,组织学习分享会,为学业困难的同学提供一对一帮扶,班级风貌焕然一新。

逐梦科研,创新探索的“有志青年”

陈娜娜的科研之路,“远志”是最为贴切的注脚。她一直以科学家屠呦呦为榜样,怀揣着为我国创制新药、拯救患者的崇高理想。

依托学校的本科生导师制度,她加入江苏省中药高效给药系统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潜心钻研中药药剂相关实验操作,跟着团队探究桂枝配方颗粒中挥发性成分的β-环糊精包合工艺——这是她科研之路的起点。

随着专业水平的提高,陈娜娜科学研究的热情更加高涨,对于中药新剂型研究的重要价值和意义也有了更深入的思考。2023年,她以第一汇报人的身份参加第十八届“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在项目筹备的三百多天里,她累计在自习室度过43个通宵,其中最长连续工作38小时,整理了300多个文件夹的备赛材料,用赤子之心坐热科研“冷板凳”。最终,陈娜娜团队荣获国赛二等奖,为中医药事业发展贡献自己的青春智慧。

薪火传承,中医药文化的“小喇叭”

“中医药青年都肩负着传承这份事业的使命。”陈娜娜对中医药守正创新发展的信心和决心十分坚定。如何让更多人了解中医药、爱上中医药,成为她努力的方向。

青少年是中医药文化传承的关键力量。基于南京中医药大学药学院“薪火承药”中医药文化传承项目,陈娜娜组织成立了“药启童心”中医药文化传承实践团,下设多个志愿服务队。通过绘制绘本、宣传册,开展书信交流、云端授课、志愿宣讲,编排特色课程等多种方式,将中医药文化传播给江苏、贵州、湖南三省的近万名中小学生,以通俗易懂的形式让中医药文化深入人心。

2023年暑假,她获得全额资助,前往澳门科技大学学习医药相关课程。在交流过程中,她将中医传统针灸带到课堂,与澳科大的师生共同领略中医药的独特魅力,让中医药文化在更广阔的领域得到传播。

公益奉献,温暖人心的“行动派”

回顾大学四年时光,陈娜娜青春的底色是“奉献”。她作为药学院青年志愿者协会主席,带领团队深入学校、街道、社区、工厂、农村,开展了卓有成效的志愿服务。

2021年寒假,陈娜娜以队长身份组织寒假调研,走进老家县里的5所中小学,深入分析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切实可行的解决方案,撰写的调研报告在国家级期刊《辅导员》上发表。

此外,她结合专业特色,与江苏省中医院合作开展志愿导医服务,累计讲解40余场,服务人数超1000人次。她还组织“明月光”书信计划,为贵州省归柳小学的学生送去温暖与关怀。截至目前,陈娜娜共参与100余次志愿活动,带领200余名志愿者,累计志愿时长2600多小时,志愿路程达2500公里,打造了多个品牌志愿项目,个人获评校十佳青年志愿者。

她牵头组织的“药启童心”中医药文化传承实践项目,共斩获国家级、省校级奖项21项,获得团中央“七彩假期”志愿服务示范团队立项,连续获评江苏省“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优秀团队”。该项目还获得团中央2023年全国大学生社会实践成果“千校千项”优秀项目等荣誉。

来源:中国中医药报2025年3月17日第7版





南中医药学院南中医药学院学子南中医药学院研究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