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药作为中华民族的瑰宝,承载着数千年的文化积淀与生命智慧,其传承创新发展离不开对中药资源的系统认知与科学保护。
《中国中药资源大典·江苏卷》(以下简称《江苏卷》)的出版,不仅是对江苏省中药资源的一次全面梳理与总结,更是全国中药资源普查系统工程中浓墨重彩的一笔。笔者深感此书在中医药学科发展、资源保护与产业创新中的重大意义,特撰此文评析其学术价值与实践贡献。
十年磨一剑:
资源普查与编纂工作的时代使命
《江苏卷》的诞生,根植于江苏省第四次中药资源普查的深厚土壤。此次普查作为第四次全国中药资源普查的重要组成部分,汇聚江苏十余家科研机构、百余位专业人员,历时近十年完成。段金廒及吴啟南教授为《江苏卷》的编写精心策划和顶层设计,组织相关领域力量认真编撰,保证了专著的科学性和实用性。这一工程既是对江苏中药资源本底数据的科学采集,也是对中医药文化传承与生态保护的庄严承诺。该专著的编撰得到了肖培根院士、黄璐琦院士二位中药资源领域权威专家的大力支持,二位院士欣然作序,并给予了充分肯定和高度评价。
书中“专题报告”章节以详实的数据与严谨的论证,展现了江苏省经济社会与生态环境的协同演进、中药资源的分布规律与区划特征,尤其对水生耐盐药用植物、药用动物与矿物资源的系统性研究,填补了区域资源研究的空白。而“江苏道地大宗特色药材品种”章节,则以43个品种为脉络,从历史沿革到现代科技解析,从生态生境到产业应用,构建了立体化的资源认知框架。这种“宏观布局”与“微观深耕”的结合,体现了编纂团队对中医药资源研究的全局视野与务实精神。
守正创新:
科学性与创新性的双重突破
全书分为上下两卷,上卷包括专题报告和江苏道地大宗特色药材品种两部分。专题报告涵盖江苏经济社会与生态环境概况、中药资源普查实施情况、资源区划及产业发展规划等内容。基于全省同行十年勠力同心跋山涉水获得的江苏省中药资源调查的一手数据,书中详细记录了当前江苏省中药资源的种类、分布、蕴藏量及传统知识,发现中药资源种类2289种,较第三次普查新增760种。从顶层设计上完善了包含植物、动物、矿物等各类型中药资源的调查方法技术体系,开展了水生耐盐特色中药资源等相关专题调查,获得了专门性的文献资料,为科学合理、因地制宜地利用好中药资源、服务乡村振兴和中医药产业发展提供了宝贵的本底资料。此外,书中还系统阐述了43种道地、大宗、特色药材的生态环境、生产条件、品质表征等10余项内容。
该书在普查方法和技术上取得多项创新成果,如在国内外率先构建了“多类型淡水水体和盐渍化区域中药资源调查与区划的方法技术体系”,填补了相关领域的空白。这些创新不仅为江苏中药资源的科学管理和可持续利用提供了技术支持,并辐射服务于第四次全国中药资源普查。
启示与展望:
从区域典范到全国示范
书中还提出了江苏中药资源产业高质量绿色发展的策略与模式,并在国内率先完成省级行政单元的中药资源区划,为区域特色生物医药产业结构调整与优化布局提供了科学依据。《江苏卷》的成功编纂,为其他省份的中药资源普查与专著编撰提供了可复制的经验。其以“资源普查—数据分析—产业规划”为主线的研究框架,实现了从基础研究到应用转化的闭环;其对道地药材“全链条”解析的模式(从生长环境到加工、从物质基础到产业应用),则为全国道地药材保护体系的建设提供了范式。未来,若能将此类区域性成果进一步整合,构建全国中药资源动态数据库与共享平台,必将推动中医药资源研究的整体跃升。
《中国中药资源大典·江苏卷》是一部凝聚了时代使命、学术智慧与实践情怀的巨著。它不仅是江苏中医药人的骄傲,更是全国中药资源研究领域的标杆。在中医药振兴发展迎来天时、地利、人和的今天,此书的面世恰逢其时。期待未来更多此类力作问世,共同绘就中医药事业高质量发展的壮丽画卷!(陈仁寿 南京中医药大学)
来源:中国中医药报2025年3月17日第四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