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中药药渣回收,制作成琉璃灯盏,并装点上桂花,一个名为“折桂”的琉璃灯盏就制作完成了。在第四届全国中医药文创产品设计大赛中,来自南京中医药大学的学生战昕卓团队的作品吸引了评委目光。
该校参赛团队指导老师、南京中医药大学药学院老师孙善亮表示:“学校在大赛中积极动员师生参赛。本次大赛中取得的优异成绩,充分展现了学校在中医药文创领域的强大实力和深厚底蕴。学校将继续秉持传承创新、服务社会的理念,积极推动中医药文创事业的发展,为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贡献力量。”
多场宣讲调动师生参赛积极性
“我是通过学校的微信公众号发布的通知了解到这次比赛的,我非常感兴趣。”参赛团队成员之一、南京中医药大学药学院中药专业学生葛浩宇说。
大赛开赛后,南京中医药大学高度重视。学校首先通过校内宣传平台,如校园官网、微信公众号、宣传栏等,广泛发布大赛信息,详细介绍大赛的背景、目的、参赛要求及奖励机制等,确保师生能够及时、全面地了解大赛动态。
孙善亮说:“学校组织了多场专题讲座和培训活动,邀请校内外的专家学者、行业精英以及往届获奖选手,为师生讲解中医药文创设计的理念、方法与技巧,分享参赛经验和心得体会,激发师生的创作灵感和参赛热情。”
此外,学校还积极整合校内资源,为参赛团队提供必要的场地、设备和技术支持,鼓励师生跨专业、跨年级组队参赛,充分发挥团队优势,提高作品的创新性和竞争力。学校还设立了校内选拔赛,对参赛作品进行初步筛选和指导。
创意十足传承中医是初心
葛浩宇介绍,团队的参赛初衷是传承和弘扬中医药文化,同时践行环保理念,探索中药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团队成员希望通过独特的文创设计,将中医药文化与现代生活紧密结合,让更多人了解中医药的魅力,增强文化自信。
孙善亮表示,学校注重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创造力。一方面,通过组织团队成员参观中医药博物馆、药用植物园等,实地感受中医药文化的博大精深,增强学生对中医药文化的认同感和自豪感;另一方面,鼓励学生积极参与项目实践,从药渣的收集、处理到工艺品的设计制作,让学生在实践中锻炼动手能力、创新思维和团队协作能力。
团队成员之一、南京中医药大学学生王雪表示,团队还会定期开展创意分享会,让每个成员都畅所欲言,提出自己的想法和建议,大家参与过程中感受到成就感和价值感。
谈及本次大赛的意义,孙善亮表示,首先,它为中医药文创产业的发展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向。参赛作品涵盖了中医药文化与现代科技、艺术、生活等多个领域的融合创新,展示了中医药文创的无限可能性,推动了中医药文创产业的多元化发展。其次,大赛促进了中医药文化的传承与传播。通过文创作品的展示和推广,让更多人了解中医药文化的历史渊源、理论精髓和实践应用,激发了大众对中医药文化的兴趣和关注,为中医药文化的传承奠定了坚实的群众基础。此外,大赛还加强了高校、企业和社会各界在中医药文创领域的交流与合作,汇聚各方力量,共同推动中医药文创事业的发展。同时,大赛也为高校师生提供了一个展示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的平台,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创业精神和综合素质,推动中医药教育与实践的深度融合。
战昕卓表示,希望大赛能够进一步扩大规模和影响力,吸引更多高校、企业和个人参与其中,形成全社会共同关注和支持中医药文创的良好氛围。
孙善亮表示,希望大赛能够加强与产业界的对接,为优秀作品的成果转化提供更多的机会和渠道,促进中医药文创产业的快速发展。此外,建议大赛在赛制和组织形式上不断创新,增加更多的互动环节和交流活动,为参赛者提供更深入的交流学习机会,进一步提升大赛的品质和影响力。(本报记者徐婧)
来源:中国中医药报2025年10月27日第4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