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系(所)、中心、教研室(研究室)、实验室、办公室、班级:
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贯彻落实国家创新创业相关工作部署,聚焦为党育人、为国育才初心使命,促进学生创新创业活动蓬勃开展,引导和激励大学生通过广泛的社会实践、深入的社会观察,不断增强对国情社情民情的了解,激发创新精神,培育创业意识,提升创业能力,现将“恩三杯”南京中医药大学第十五届“挑战杯”大学生创业计划大赛有关事宜通知如下:
一、竞赛主题
青春为中国式现代化挺膺担当
二、参赛对象及要求
我校2026年6月1日以前正式注册的全日制非成人教育在校本科生、硕士研究生(不含在职研究生),博士研究生仅可作为项目团队成员参赛(不作项目负责人)、且人数不超过团队成员数量的30%。硕博连读生、直接攻读博士生若在2026年6月1日前未通过博士资格考试的,可以按硕士研究生学历申报作 品。本硕博连读生按照四年、二年分别对应本、硕申报。
每名参赛学生作为负责人参与比赛项目不得超过1项,作为成员参与比赛项目不得超过2项。以项目团队形式参赛,每个团队人数不超过10人,每个项目指导老师不超过5人。如遇竞赛章程调整,则按最新规定执行(往届章程详见附件1)。
三、项目组别
大赛聚焦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设置科技创新和未来产业、乡村振兴和农业农村现代化、生态文明建设和绿色低碳发展、文化创意和区域交流合作、社会治理和公共服务五个组别。
1.科技创新和未来产业:突出科技创新,在智能制造、人工智能、信息技术、生命科学、新材料、军民融合等领域,结合实践观察设计项目 。
2.乡村振兴和农业农村现代化:围绕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在农林牧渔、旅游休闲、城乡融合等领域,结合实践观察设计项目。
3.生态文明建设和绿色低碳发展:围绕绿色低碳发展和碳达峰碳中和目标,在绿色低碳产业、绿色消费、环境治理、可持续资源开发、生态环保、清洁能源应用等领域,结合实践观察设计项目。
4.文化创意和区域交流合作:突出共融、共享,紧密围绕“一带一路”和京津冀、长三角、粤港澳大湾区以及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长江经济带和黄河流域等区域合作,或在工业设计、动漫广告、体育竞技和国际文化传播、对外交流培训、对外经贸等领域,结合实践观察设计项目。
5.社会治理和公共服务:围绕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在政务服务、消费生活、公共卫生与医疗服务、金融与财经法务、教育培训、交通物流、人力资源、城乡融合等领域,结合实践观察设计项目。
四、申报流程
“挑战杯”官方网站--南中医网报平台系统现已开通,请参赛团队将作品及相关材料于2025年10月25日24:00前上报校级系统,登录竞赛网上平台,注册账号、上传作品并完成各项申报流程。平台地址为 https://gaoxiao.tiaozhanbei.net/d1627/。参赛选手:登录学校“挑战杯”竞赛网上平台,点击“注册”,进行用户注册(一个项目仅限注册一个账号申报)。注册成功后点击“比赛入口”,进入【“恩三杯”南京中医药大学第十五届“挑战杯”大学生创业计划大赛】信息填报窗口,进行上报工作。本科生(包含泰州校区)、研究生(包含泰州校区)在院系选择统一选择药学院【见附件2《“挑战杯”高校专区--参赛选手使用指南》】。学院将做好作品审核、上报工作。同时请于10月25日24:00前提交商业计划书(参考附件3)、支撑材料(参考附件4)、作品申报书(附件5)和作品汇总表(附件6)以“主创姓名+项目组别+作品名称”的命名格式,压缩包发送至邮箱NJUCMKC@126.com。
五、赛事日程
1、动员部署阶段(9~10月)。学院按照赛事章程(附件1)和前期通知要求及时部署,建立本院竞赛的组委会、评委会,明确竞赛步骤和评审标准。同时,积极争取有关教研室、科研中心、实验平台的支持,确保活动顺利开展。
2、院内初赛阶段(10~11月)。各系(所)、中心、教研室(研究室)、实验室、办公室、班级广泛动员、精心组队、积极参赛,组织创业竞赛指导老师对参赛学生进行必要的指导和培训,做好参赛组队和作品申报工作。组织各参赛项目学生登陆网站按照“挑战杯高校专区--参赛选手使用指南”(附件2)说明进行作品申报,并举办院内竞赛。
3、校赛初赛网报阶段(11月底)。学院做好本院作品审核、推报优质项目参加校赛初赛网评。
4、校赛初赛网评--现场决赛阶段(12月)。校级组委会将组织校外专家从项目社会价值、实践过程、创新意义、发展前景和团队协作等方面对作品进行网上初评、现场决赛评审,评选表彰竞赛获奖作品和个人,并在此基础上选定重点培育作品做好省级竞赛备战工作。
5、省赛项目培育阶段(12月--26年4月)。校级组委会将组织校外专家对培育项目进行现场辅导,评选省赛参赛项目。具体事宜另行通知。
6、省赛、国赛阶段(26年4月--10月)。具体事宜另行通知。
六、奖项设置与学分奖励
1、进入校级决赛的各类作品将评出金奖、银奖、铜奖、优秀奖若干,并按照《南京中医药大学“挑战杯”大学生系列科技学术竞赛管理办法》规定依次发放1000元、500元、300元赛事奖金。
2、根据《南京中医药大学本科生创新创业实践学分认定管理办法(试行)》,团队取得奖项,成员可获得相应学分。
3、除此之外,成功报名参加院赛,商业计划书符合要求,未获得奖项的,团队前六位仍可获得创新创业实践学分,其中团队负责人可获得4分,成员可获得2分。
七、工作要求
1、各系(所)、中心、教研室(研究室)、实验室、办公室、班级要提高认识,加强指导,精心组织,确保推报校级竞赛项目的质量。校级组委会参与院级选拔工作,对于未经过院级选拔推报项目,在校赛初赛网报阶段将予以“审核不通过”。
2、活动中要发动学生广泛参与,既要通过高水平竞赛遴选拔尖创新人才与优秀学生创新创业成果,又要通过各种形式普及竞赛政策,在全校学生中营造“学习科学知识,锻炼实践技能”的良好氛围,同时注重竞赛前的基础培训工作,提高学生的参与率,扩大活动的受益面。
3、组织2025年“挑战杯”揭榜挂帅已立项资助项目按照管理要求参加本次比赛。所有的比赛项目要充分体现“公平、公开、公正”的原则,校级组委会将加强对各级比赛项目的监督和评估。
附件:
1. “挑战杯”中国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章程
2. “挑战杯”高校专区--参赛选手使用指南
3. 南京中医药大学第十五届“挑战杯”大学生创业计划大赛作品商业计划书模板
4. 南京中医药大学第十五届“挑战杯”大学生创业计划大赛作品支撑材料模板
5.“恩三杯”南京中医药大学第十五届“挑战杯”大学生创业计划大赛作品申报书
6.“恩三杯”南京中医药大学第十五届“挑战杯”大学生创业计划大赛作品汇总表
共青团南京中医药大学药学院委员会
2025年9月2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