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汇点新闻】岐黄薪火耀雪域,民族团结筑梦行——南京中医药大学暑期援藏社会实践纪实

发布者:徐钰君发布时间:2025-08-14浏览次数:10

为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在西藏自治区成立60周年之际,202581日至6日,南京中医药大学春华志愿团在江苏援藏指挥部等单位的指导支持下,奔赴西藏拉萨林周县,开展了一系列富有成效的援藏社会实践活动,用实际行动诠释援藏精神与老西藏精神,促进中医药文化与藏医药文化交融,助力健康西藏建设与产业发展。

义诊送健康,中药文化润民心

81—4日,南中医春华志愿团深入西藏拉萨市林周县的江热夏乡卡日村、旁多乡宁波村、加格村等地,开展中医义诊和中医药文化传播活动。这不仅是一场健康接力,更是中医药文化与藏医药文化的一次深度交流。在海拔4800米的卡日村和旁多乡,义诊医师克服高原缺氧,为当地村民精准诊疗,有效缓解高原常见病痛。在当地援藏干部的协助下,文化体验区的香囊制作、药茶品鉴等活动,让藏区群众通过可触可感的方式,体验中医药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智慧。走进宁波村与加格村,志愿团为孩子们开设了趣味中药课,生动阐释生命科学原理,点亮他们对中医药文化的好奇心,在他们心中播下崇尚科学、追求知识的种子。活动也借助中医药与藏医药的文化共通点,为民族团结架起桥梁。由药学院专家设立的阳光助学基金,为当地孩子成长提供支持,守护高原下一代的教育根基。志愿团还专门为援藏干部和当地职工提供诊疗服务,为坚守雪域高原的建设者注入健康力量。

此次系列活动,串联起对藏区群众身心健康的关怀,不仅促进了中医药文化在雪域高原的传播,更以助学扶智与健康守护的双重担当,为藏区发展续航希望,生动彰显了中医药工作者心系边疆、服务人民的责任与温度。

藏汉医药互鉴,产学研赋能产业发展

85—6日,志愿团踏上藏医药文化交流与产业赋能之旅。在奇正药业和西藏藏医药大学藏药有限公司,志愿团了解了藏医三因学说和《四部医典》等藏医药文化精髓,也更加感受到中医药与藏医药同源互鉴的深厚渊源。郁红礼副教授作民族药炮制减毒增效专题报告,为藏药安全应用提供技术支持;季德教授针对中药饮片产业发展,提出特色产品矩阵 + 智能化产线双轨路径,助力企业解决工艺标准化难题。与青年藏医的研讨中,双方围绕藏医药传承创新,就简化制备工艺、加强交流互鉴、推动标准化产业化等方面深入交流,西部计划志愿者和返乡大学生分享的服务故事,彰显了青年在藏医药发展中的担当。

此外,志愿团还深入林周县藏药种植基地。在西藏卓歌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团队考察蕨麻种植情况,提出产业集群发展思路以解决产品销售问题;在养文藏药文化传承科技有限公司,就藏药健康产业发展等议题交流,郁红礼副教授与企业达成合作意向。通过藏汉医药文化交流、产业发展研讨及考察种植基地并达成合作意向,有效促进了中医药与藏医药的互鉴融合,为藏药产业发展提供了专业支持与高校智慧,助力产业升级。

从问诊配药到产业赋能,春华志愿团把每一次扶脉、每一味药材、每一堂课都写进雪域高原的风。中医药与藏医药在海拔4800米处握手,开出的不仅是一剂良方,更是一朵团结之花;助学基金与标准化车间在雪山脚下连线,铺就的不仅是孩子们的上学路,也是一条产业振兴路。当孩子们喊出扎西德勒,当老阿妈把香囊挂在腰间,当青年藏医与南中医教授并肩走进药田,一幅中华民族一家亲、同心共筑中国梦的时代长卷,在拉萨河谷徐徐铺展。南京中医药大学春华志愿团以杏林温度、青春力度、学术深度,向西藏自治区甲子华诞献上最真挚的贺礼——让健康扎根,让知识发芽,让团结之树枝繁叶茂,让雪域高原的明天,因每一颗紧紧相拥的石榴籽而更加璀璨。(特约通讯员 秦小雨)

原文链接:https://jhd.xhby.net/share-webui/detail/s689d8ed9e4b03d79462067d9?t=1755162557163





南中医药学院南中医药学院学子南中医药学院研究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