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汇点新闻】以科创竞赛为阶 解动脉止血难题—— 南京中医药大学“血速凝”团队勇攀创新高峰

发布者:徐钰君发布时间:2025-07-05浏览次数:10

两年前,南京中医药大学临床药学方向研究生戚树扬带领团队,以自主研发的血速凝纳米止血材料叩响挑战杯中国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的大门。彼时,该校研究生作为第一主创参与此类高规格赛事尚属首次。在导师团队的支持下,这支平均年龄25岁的青年科研团队,以中医药现代化创新为突破口,开启了一场破解动脉止血世界性难题的攻坚战。如今,他们已斩获多项国家级赛事大奖,成立了南京扬云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获得南京市政府、仙林大学城管委会等60万元政府创业补助,成为中医药领域产学研融合的标杆案例。

锚定临床痛点 开启中医药创新转化

2022年,戚树扬在医院实习期间,目睹了一位急救患者因动脉出血未得到即时有效施救而离世的场景。目前止血材料对高压动脉出血的止血强度不足,进口生物材料价格高昂且存在技术壁垒。这个残酷的现实,让戚树扬将目光投向了中医药宝库。

经过半年文献研究与实验探索,戚树扬发现从传统止血中药蚕茧中提取的丝素蛋白具有优异的生物相容性和止血性能。在实验室,戚树扬带领团队创新性以丝素蛋白为基质,应用前沿超分子纳米组装技术,研发出革命性的血速凝纳米止血材料,该材料能在2分钟内实现高效动脉止血,将出血量控制在总血量3%以下,实现了从古籍止血验方到现代纳米止血材料的创造性转化。

竞赛淬炼成果 科创舞台展锋芒

科研突破是起点,如何证明其价值并走向应用?戚树扬又将目光投向了创新创业竞赛这片试金石练兵场2023—2024年,血速凝项目首次亮相第十四届挑战杯中国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在南京中医药大学产学研平台支持下,团队历经37次工艺优化、500余例动物实验验证,构建起包含12项发明专利的技术壁垒。作为学校首支研究生主创参赛团队,他们以中药新用+纳米技术的创新模式,一举夺得省赛金奖、国赛银奖。

竞赛不仅是技术验证场,更是商业思维的训练营。戚树扬表示。在横琴杯全国中医药院校大学生创新创业展示赛中,团队完善了商业模式设计;赢在南京青年大学生创业大赛则帮助他们对接资本市场。截至2024年底,项目已累计获得省级以上赛事奖项4项,吸引3家投资机构关注。

产学研深度融合 创业征程启新篇

202410月,南京扬云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成立,入驻南京中医药大学大学生创业园。公司成立3个月内,即获得南京市政府、仙林大学城管委会等60万元政府创业补助,受到包括紫金创投、雷允上、柯菲平在内的多家国资、国企、知名药企的关注,并达成投资意向。

我们正在推进血速凝进入创新医疗器械注册绿色通道,预计2026年产品上市。戚树扬透露,团队已构建起中药功效物质-生物材料-智能器械研发体系,同步研发纳米纱、纳米凝胶等多剂型产品。

创新育人结硕果 双向赋能促发展

血速凝团队的成长轨迹,折射出南京中医药大学科研-竞赛-创业三位一体的人才培养模式成效。创始人戚树扬从实验室学子走向科技型企业创业者,完成角色蜕变;3名核心成员凭借项目成果推免或申博至北京大学、北京协和医学院、上海同济大学深造,展现出科研创新实践与拔尖创新人才培养同频共振、双向赋能的显著成效。

20256月,该团队荣获南京中医药大学青年五四奖章。校团委书记史文川表示:他们用行动证明,中医药现代化创新既能解决临床痛点,也能培育新时代科技人才。

从实验室到竞赛场,从临床一线到创业园,血速凝团队以硬核科技为笔,以创新实干为墨,在中医药现代化征程上书写着青春答卷。正如团队在创业计划书中所言:让传统中药焕发新生,用中国方案守护生命健康。这条创新创业之路,正通向更加广阔的未来。(特约通讯员:石乔梓)

原文链接:https://jhd.xhby.net/share-webui/detail/s6868f62ce4b0722a0fa3df31?t=1751714075019


 




南中医药学院南中医药学院学子南中医药学院研究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