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中医药报】校企联手,锻造“国药报国”创新人才

发布者:徐钰君发布时间:2024-09-16浏览次数:20


南京中医药大学教师和企业技术专家双向流动,打造“双师技能型”教学团队。

为积极响应国家发展需求,培养能够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南京中医药大学认真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牢记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初心使命,深怀“国药报国”之志,以服务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为导向,探索实践“产-教-研-用”深度融合、校企协同联动的中药学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新模式,合力锻造培养具有强烈使命、担当意识和突出实践创新能力的“国药报国”中医药人才。

突出思想引领,坚定“国药报国”的使命担当

南京中医药大学通过党建引领与思想教育,明确中药学人才培养的责任与担当,为“国药报国”拔尖创新人才的培养提供了坚实的思想根基和强大的精神动力。在探索中医药传承与创新的道路上,学校与江苏康缘药业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康缘药业”)携手,共同推动中药学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不仅是对传统人才培养模式的总结创新,更是对新时代中医药人才精神风貌的重塑和提高。中国工程院院士、南京中医药大学教授、康缘药业董事长肖伟说:“学校与康缘的合作,是理念与实践的完美碰撞。通过构建‘产-教-研-用’一体化的人才培养模式,不仅培养了一批在中医药领域具有卓越技能和深厚理论功底的青年才俊,更重要的是,他们心中都种下了‘国药报国’的种子,愿意为中医药的传承与创新倾尽全力。这些学子在科研项目中展现出的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已经转化为推动企业发展的强劲动力,让我们看到了中医药事业更加辉煌的未来。”“全国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带头人、2023年度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获得者、南京中医药大学教授段金廒进一步阐述了校企双方在人才培养上的新举措:“学校与康缘药业的合作,不仅是教学资源与实践平台的共享,更是对中医药文化传承与创新理念的回应。我们注重在教学过程中融入思政教育,通过讲述中医药发展的辉煌历史、杰出人物的事迹,以及当前国家对于中医药事业的高度重视,引导学生深刻理解‘国药报国’的重大意义。同时,我们鼓励学生参与科研项目,培养他们的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为中医药的发展输送新鲜血液。”优秀的学生代表也有自己的体会:“在康缘药业和学校的共同培养下,我深刻体会到了中医药的博大精深和‘国药报国’的重大意义。这里的每一堂课、每一次实践都让我更加坚定了投身中医药事业的决心。我将以饱满的热情和坚定的信念,投身学习和创新,为中医药的传承与发展贡献力量。”南京中医药大学与康缘药业携手构的人才培养体系,超越了单纯技能传授,而是将家国情怀、文化自信与专业素养深度融合到人才培养中。

共建导师队伍,构建协同育人的长效机制

在深化校企合作、共谋教育创新的道路上,学校通过实施校企人力资源共建共享举措,共同推动高素质导师队伍建设,确保校企协同育人的长效机制得以稳固建立并持续运行。

首先,聚焦于“双师型”师资队伍的建设,强化校内教师在生产实践与科研领域的锻炼,同时积极吸纳企业导师走进课堂,共同构建一个集教学、实践、科研于一体的多元化教学团队,为培养综合型拔尖人才提供便利条件。其次,积极探索人力资源的共建共享。通过实施双向流动,学校教师与企业专家实现了身份与角色的灵活转换。在师资构成上,融合了学校自有师资、康缘药业产业教授以及其他骨干单位专家,形成了一支结构合理、优势互补的教学队伍。同时,校企双方通过协同联动,引入了竞争与轮换机制,特别是推行了师资挂职制度,鼓励学校教师到康缘药业挂职锻炼,加深了校企之间的合作与交流。

深化模式改革,创新拔尖人才的选拔方式

在推动中药产业迈向高质量发展的征途中,人才培养被赋予了前所未有的战略高度。学校依托康缘中药学院,构建了“校企深度融合、学院主导实施、招生精准对接、多方协同联动”的招生工作新机制。紧密契合企业未来发展的人才需求,通过实施“精准定向招生与定制化培养”策略,校企双方共同制定招生遴选标准与联合培养方案。此项举措和工作机制不仅是对传统招生选拔模式的一次改革,更是对培养拔尖创新人才的精准布局。

在新的人才选拔模式下,企业不再仅仅是人才需求的“旁观者”,而是成为与高校并肩作战的“同行者”。企业提出的中药生产实践的技术难题与人才培养“双需求”,成为选拔和培养中药学创新人才的“指挥棒”。在选拔过程中,积极引入学校与企业多主体协同的评价机制,打破了传统单一模式评价的壁垒,确保评价体系的全面性。在注重基础理论与专业知识的基础上,更加注重考察学生的实践能力、创新思维、创业精神及职业规划等综合素养。

学校探索出的这种企业全程参与的招生选拔方式,实现了创新与实践的双向聚焦,提升了学校中药学研究生的报考率和培养质量,为培养符合社会需求的拔尖创新人才开辟了新路径。

聚焦融合策略,完善校企联动的培养体系

在深入贯彻国家“四新”学科建设与“六卓越一拔尖”人才培养战略的指引下,学校构建了“科教融汇、产教融通、校企合作”的中药学拔尖创新人才的“3C”育人体系。该体系深植“传承精华,守正创新”的核心理念,通过打造特色鲜明、具有示范引领作用的产业学院,实现了教育链、产业链与创新链的深度融合。学校创新性地实施了“理论实践一体化构建、毕业实习专业化定制、研究生教育前沿化探索”的全方位育人策略,旨在培育出一批既拥有坚实中医药基础理论素养,又具备强烈探索精神及卓越实践能力的“国药报国”中药学拔尖创新人才。

针对人才培养模式与企业实际需求不相称、培养方案实践性有待加强等现实难题,学校依托国家级创新平台,实施“一导师一方向、一学生一方案”的个性化培养模式,通过“1+2”校企联合培养路径,即研究生第一年在学校学习理论知识、研究生后两年完成企业课题研究,有效融合了课程学习与企业实践。这一举措不仅鼓励了学生积极参与企业实践项目,还促使企业更深入地参与人才培养,实现了教育链、人才链与产业链、创新链的一体贯通。

面对人才培养与科学研究之间缺乏良性互动、教学内容与科技创新和产业发展的实际需求相脱节等问题,学校以“融”为魂,通过健全协同育人机制、优化管理体制,为科教融合提供制度保障,确保科研资源高效转化为教学优势,教学需求精准对接科研前沿。学校以“用”为导向,让科教融合的成果真正惠及教学,学校引导教师将科研成果反哺教学,不仅提升了教学质量,也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最终学校以“合”为关键,在人才队伍建设上持续发力,通过“外引+内育”方式,打造了一支高水平的科教融合团队。这些举措不仅夯实了科教融合的“人才基底”,更构建了具有中医药特色的“研融于教”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为中药学的高质量发展奠定了基础。

近十年来,学校构建的“国药报国”中药学类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机制,得到十余所同行院校高度认可。培养的学生获得全国中医药优秀博士学位论文提名论文2篇、江苏省优秀博士、硕士学位论文35篇、江苏省优秀本科毕业论文63篇,发表IF>10的高水平学术论文24篇,有5人取得留学基金委公派出国留学的机会。近十年来,南京中医药大学中药学专业学生在“挑战杯”“创青春”及“互联网+”三大国家级赛事中累计获奖45项,其中特等奖与一等奖/金奖共计15项,另有累计235项大学生实践创新训练计划项目获国家级立项。这些成果不仅体现了学生具有较强的创新思维与实践能力,也是南京中医药大学在“国药报国”中药学拔尖创新人才培养道路上不懈探索与实践的正向反馈。

展望未来,南京中医药大学将秉持开放合作理念,统筹整合校内外资源,构建更加完善的“国药报国”中药学类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生态。学校坚信,通过持续推动中药学类专业人才的理论与实践深度融合,一定能培育出更多可堪时代大任的拔尖创新人才。(段金廒、李念光)

来源:中国中医药报2024年09月16日第005版


   



南中医药学院南中医药学院学子南中医药学院研究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