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药学院以“贯彻落实学科建设暨科技工作大会精神,推进学科与科研高质量发展”为主题,组织召开科研教师座谈会。与会教师纷纷表示,将认真学习领会会议精神,切实把会议部署落实到推进一流学科建设的各项工作中,以更好的精神状态、更饱满的工作热情,团结奋进、勇毅前行,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江苏新实践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校“优秀科技工作者”、药学院原院长吴皓教授:光阴似箭,转眼已经在学校工作了40多年,见证了学校的发展变化,见证了学科的不断进步。作为一名老教师,希望年轻教师们能够心怀“国之大者”,按照习近平总书记“积极推进中医药科研和创新,注重用现代科学解读中医药学原理,推动传统中医药和现代科学相结合、相促进”的指示要求,服务国家战略,对接行业需求,主动担当作为;同时,也希望年轻教师们能够有“板凳甘坐十年冷,文章不写半句空”的执着和坚守,勇于奉献、不浮不躁,踏踏实实做学问、认认真真搞科研,为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为增进人民群众健康福祉作出自己应有的贡献。从1994年第一次获得校“十佳优秀青年教师”,到2004年获得校“十佳科技之星”,这已经是第四次获得此类荣誉了,自己将以此为契机,进一步发挥好传帮带作用,期待未来在领奖台上看到更多青年教师的身影。
江苏省“十佳研究生导师”,药理教研室主任郑仕中教授:学科建设暨科技工作大会全面总结了学校入选“双一流”建设高校以来在学科建设、科技工作等方面取得的突出成绩,深入解读了新发展阶段面临的新形势、新挑战、新机遇,我感到欢欣鼓舞,同时也深感重任在肩、责任光荣,相信报告中提出的“健全以质量和贡献为核心的评价体系”等学科治理体系改革措施的落实,将有力激发和提升科研人员的创新动力和活力,创造更加良好的科技创新环境。
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江苏省“333工程”第二层次培养对象、江苏省协同创新中心行政主任宿树兰教授:“有组织的科研”是目前高校科研模式的变革方向,正如大会报告中多次指出的,“要聚焦中药资源保障及绿色发展,在中药资源产业提质增效和高质量发展领域,进一步突破关键科学问题和核心关键技术,强化引领和示范作用”,下一步,我和我所在的团队将聚焦中药行业产业需求和“卡脖子”问题,进一步推进中药资源循环利用科研成果转化,创新方剂功效物质与大健康产品开发,深入推进产学研合作和多学科技术融合交叉,努力提升新兴交叉学科“中药资源化学”学科实力,产出更多新的成果,为中药学“双一流”学科建设作出更大贡献。
江苏省特聘教授王博:近年来,中医药事业迎来了快速发展的历史机遇期,传承创新发展中医药既是“时代命题”,更是中医药人的“永恒主题”。作为一名中医药大学的教师和科研工作者,在今后的工作中,我将不断加强学习、完善知识体系,结合专业所长,强化团队协作和学科交叉,为中药学学科建设、中医药文化传承作出自己的贡献。
中药资源与鉴定系教授严辉:作为中青年教师,我们将围绕《“十四五”中医药科技创新专项规划》《中医药振兴发展重大工程实施方案》等文件要求,不断凝练中药学学科研究方向和发展目标;深刻把握中药新药创制的发展机遇,加强与附院的科研融合和资源共享,加快联合开展对附院医院制剂、临床验方的功效物质基础研究,加快中药新药研制和面向真实世界的临床基础研究。同时,也希望学校能加强顶层设计,鼓励学科交叉融合组队,梯次培育一批具备国际国内竞争力的学术团队,培育重点研发计划、国家自然基金重点项目后备队。
中药炮制与制剂系教授严国俊:近年来,学校大力引进现代医药领域青年人才和新生科技力量,在国家自然基金重大项目、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等极具显示度的重大科研项目上取得多项突破,令我信心百倍。这次大会对学校新阶段学科建设和科技工作做出了科学谋划和部署,尤其是在注重“现代科学解读中医药学原理”上做出了顶层设计、提出了具体要求。今后,我们将围绕国家战略需求和中医药重大科学问题,在现代医药和传统中医药领域如何更好发挥特色优势,做到“人无我有、人有我精”上加强组织和凝练。
药物化学与分析系教授邵江娟:中医药传承、创新的宗旨是服务临床、服务百姓,正如科学家屠呦呦从古代临床急救手册《肘后备急方》中得到启发,研制了抗疟药青蒿素,并最终获得诺贝尔医学奖,中医药院校的教育和科研工作也应该进一步与临床重大需求相结合,用中医药理论指导科研实践,发挥中医药特色优势,让传承与创新齐驱,提升中医药服务供给。在这个过程中,作为教师要不断加强对交叉学科知识的学习,拓展科研思路,提高自身科研素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