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十一五”重点学科——药用植物学
发布时间: 2014-06-11 浏览次数: 555

 

 

学术带头人:段金廒

学科带头人:吴启南

 

学科研究方向:

1)药用植物资源生产与品质评价

2)中药资源化学与水生植物研究

3)微生物技术与药用植物资源

 

学科学术水平与特色

南京中医药大学药用植物学科依托中药学一级学科厚实的教学科研实力,在中药学科药用植物资源研究方向的基础上逐步发展起来,于20世纪80年代末逐渐形成。2006年,学校成为中国自然资源学会天然药物资源专业委员会的挂靠单位,现主任委员段金廒教授、吴启南教授为副主任委员兼秘书长。南京中医药大学是全国中药资源学高等教育研究会、全国药用植物学高等教育研究会中药资源开发专业委员会理事长单位。该学科经过团队成员的不懈努力,依托中药学国家一级重点学科建设与发展,目前拥有综合素质较高的教学科研队伍、教育理念新颖的人才培养模式、级别类型完善的科学研究项目、运行体制合理的学科管理机制。依托本学科的“中药资源与开发”本科专业为国家及江苏省特色专业,2014年在中国大学本科专业排名中位列第一。由段金廒教授作为总主编,组织编写出版了我国第一套“中药资源与开发”专业系列规划教材,学科成员为《中药资源学》、《中药资源化学》、《药用植物学》、《中药材商品学》、《中药生物技术》、《中药资源综合利用与产品开发》等规划教材主编学科带头人吴启南教授领衔的江苏省高校优秀科技创新团队——中药资源化学研究团队,在建设中逐步形成了以水生药用生物资源化学研究的重点和特色方向。目前,承担国家公益性行业专项、国家公共卫生行业专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十二五”支撑计划等项目课题25项,2014国家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我国水生、耐盐中药资源的合理利用研究”牵头单位“中药资源及资源化学基础与应用研究项目获得国家教育部一等奖,2011年“中药资源化学研究体系建立及其应用”成果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标志着本学科学术水平居于国内外领先地位。目前,南京中医药大学药用植物学科依靠国家级一级重点学科中药学、二级学科中药资源化学,在中药资源化学、药用生物资源生产与利用、药材生产与流通过程共性关键技术等研究领域形成鲜明的特色和优势;学科在学术水平、学科队伍、基地建设等方面具有明显的优势。

20107月,在中国广州成功主办“2010海峡两岸CSNR全国第九届天然药物资源学术研讨会”,20128月,在中国甘肃兰州成功主办“2012海峡两岸CSNR全国第十届中药及天然药物资源学术研讨会”。20112013年,在中国南京成功举办两届“中药资源研究与综合利用的新思路与新方法培训班”(国家级中医药继续教育项目),来自全国中医院校、农林院校、科研院所、中药资源生产及经营企业的代表参加了培训,培训班的成功举办,扩大了我校在全国同行业的影响力,进一步推动了我校药用植物学学科的建设与发展。

 

学科发展趋势

药用植物学是植物学科和医药学科相互渗透而产生的一门植物学的应用分支学科,药用植物资源的保护和开发利用将进一步受到重视。珍稀濒危药用植物资源的保护、资源再生、代用品研究将成为热点;植物化学分类方法的进一步应用有利于寻找和扩大药用植物的新资源。中药品种的选育,将成为重点,在现有人工选种和杂交育种的基础上,单倍体、多倍体、细胞杂交、辐射等育种方法将在培育新品种方面起更大作用。组织培养为药用植物的工业化生产提供了新的途径,并可作为新的生物活性物质的来源。资源生产中的连作障碍,病虫害防治将成为关键技术问题。此外,药理筛选与植物化学相结合的方法的应用,将为研究不同药用植物类群在成分和疗效方面的差异,以及扩大范围寻找有效药物、探求药用植物内在质量和进行药用植物综合研究等开辟新的领域。